欢迎来到无锡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资讯  >  行业新闻  >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正式印发

(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正式印发

2020/10/26 13:22:59

来源:互联网

  日前,《无锡太湖湾科技创新带发展规划(2020—2025年)》正式印发,一张蓝图绘就未来。“头号工程”任务明确,无锡将以科创再次定义“太湖”。

  根据《规划》意见,加快建设太湖湾科创带是无锡建设开放创新之城的生态中枢、引领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的重要地标、支撑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战略平台、服务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战略节点。

  如此站位,很容易理解,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格局下,区域创新合作日益紧密,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而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网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支点城市,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将有利于统筹发挥我市太湖湾沿线各板块的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协同参与、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打造彰显我市特色鲜明、汇聚高能级创新要素的新地标,这是无锡在“十四五”乃至更远的未来“破局”的关键一步。

  太湖湾科创带发展规划解读

  创新驱动

  建设太湖湾区科创共同体

  规划中写到,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包含了物联网、集成电路、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管理技术、高性能计算技术、生物医药技术;前瞻布局5g及b5g技术、人工智能技术、区块链技术;建设重大科技创新平台,重点提到了“太湖国家实验室”建设,布局重大技术创新平台,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产业技术创新平台体系,加快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建设无锡产业技术研究院,推动优化技术研究与产业应用需求深度融合发展的新型科研组织,组织和实施新研发计划。

  可以看出,太湖湾科创带的“创新”,不再是无锡以往擅长的应用创新,而是向我们曾经的短板“源头”创新发起了攻关,这不仅是支撑太湖湾科技创新带高水平建设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也是无锡未来发展的重要动能,只有解决了关键技术、卡脖子技术,才能树立自主可控的产业体系。

  市科技局相关人士表示,接下来,将通过三个行动来实现这一系列目标:“创新企业倍增计划”,以孵化科技型中小企业为重点,分类分层培育大量雏鹰、瞪羚、准独角兽企业,打造一批成长性强的科技中小企业,形成创新集群。到2025年,高新技术企业要实现翻两番,从目前的1000家增加到4000家;“重大基础设施领航计划”,重点抓科研院所,在这个湾区,加快布局重大创新平台,推进太湖国家实验室、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江苏集成电路应用创新中心等建设;“太湖之光科技攻关计划”,鼓励更多的科研机构、企业突破核心关键技术,每年无锡将投入不少于1亿元,征集1万个技术攻关需求,选择1000个项目面向全球征集,无锡还将重点支持其中的100个优质项目。

  为了科创带能够更好孵化、产出科研成果,科技服务业这一重要环节也被充分考虑,“云上科创带”将起到促进技术链、资金链融合发展的作用,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体系,以科技服务业赋能创新功能与产业功能协同提升。

  产业主导

  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

  无锡是全国第13个经济总量超过1万亿的城市,以占全国万分之五的土地、千分之四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2%的gdp。但近年来,发展空间受限的矛盾越来越突出,人均可使用土地面积在江苏全省最少,国土开发强度已经是全省最高,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推动要素资源向科技创新领域聚集。

  科创带以前沿科技创新为突破口,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产业和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突出科技型企业梯队创新主体作用,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跨界融合,带动无锡新旧动能加速转换,增强产业整体实力,抢占未来产业发展制高点、产业主导权、发展主动权。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人士表示,科创带产业布局延续了无锡的产业强市战略,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加快发展物联网、集成电路、车联网、软件和信息服务、云计算和大数据、5g、人工智能、信息安全和区块链等领域,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国内领先的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地;壮大发展生物医药产业,以高端化、绿色化、智能化、国际化为发展导向,加快发展新制药和医疗器械,前瞻布局精准医疗、健康管理、医药研发服务等新兴服务业态;创新发展智能装备产业以实现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为方向,瞄准智能装备制造领域前沿技术,重点扶持集成电路高端装备,着力发展智能装备关键部件、现代节能环保装备、高技术船舶和海工装备。

  加快培育壮大雏鹰企业、瞪羚企业和准独角兽企业等具有高成长、爆发式、自组织、自成长特性的三类新经济企业梯队,培育发展四新经济;壮大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助推领军企业做大做强;培育经济高质量新动能,强化三大经济场景化、智能化、平台化发展。

  可以看出,对科创带的产业布局,更加精准、前瞻和优化,在长三角一体化加快迈入更高质量发展的新阶段,无锡精准发力数字经济、总部经济、枢纽经济,着力构筑特色鲜明、自主可控、具有核心竞争力的强劲增长极,将带动产业强市水平跃升至一个新能级。

  开放包容

  打造环太湖新经济生态圈

  开放包容,是太湖湾科创带的基调。在国内、国际双循环新格局下,区域创新合作日益紧密,成为推动区域协同发展的重要力量,无锡作为长三角区域中心城市,同时也是苏南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传感网示范区等国家战略支点城市,规划建设太湖湾科创带,将有利于统筹发挥我市太湖湾沿线各板块的区位优势、特色优势和竞争优势,协同参与、全面融入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建设汇聚高能级创新要素的新地标,同时助力区域内城市构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长三角科技创新共同体。

  通江达海链接全球。市内,强化产业链合作,加快太湖湾科创带与全市各板块的联动协同。“锡澄一体化发展”,重点推动太湖湾科创带内平台载体与江阴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江阴临港经济开发区的对接合作,加强与江阴国家集成电路封测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江阴现代中药及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等协同联动;“锡宜一体化发展”重点推动大拈花湾、宜兴通用航空产业园等重点项目建设,加快宁杭高铁宜兴新城、锡东商务区和宛山湖科技城建设。

  科创带与“腹地”梁溪区、锡山区、惠山区等区域的联动主要落脚在科技创新、招商引资、产业转移等领域的协同,加快创新链,人才链,资金、政策链的融合贯通,推动构建优势互补、互利共赢的区域协同发展格局。

  省内,加快苏锡常都市圈建设,加强与苏州国家纳米真空互联实验站、常州国家空间信息综合应用创新服务平台等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联动;加强江苏宁锡常接合片区建设,促进与常州在生物医药、智能数控与机器人等产业领域的协同合作;加强与泰州医药高新区、泰州环保科技产业园等园区的协同合作;深化与苏中苏北交流合作机制,推动与南通、盐城间的产业、人才等交流合作。

  融入上海大都市圈,实施锡沪产业创新合作计划,加强在科技创新、金融服务、对外开放等领域合作。重点推动无锡高新区、无锡经济开发区等园区与上海张江、上海自贸区临港片区、虹桥商务区等合作。谋划推动在张江高科技园区、上海大学科技园等创新高地建设“异地孵化”基地,支持上海园区平台在太湖湾科创带建立分园。探索推动与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科院上海技术物理研究所、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等长三角地区一流高校院所合作共建高水平研发机构。

  对接宁杭生态经济带,加强与南京的创新合作,深入对接南京创新资源,积极推动南京高校院所在锡建设分院和研究所,联合开展技术创新和成果转移转化;加强与杭州在数字经济领域的互动合作,推进阿里巴巴飞凤平台、中电海康慧海湾小镇等项目建设,探索与浙江湖州南太湖新区等重点创新平台对接合作,聚焦生物医药、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现代产业集群,推进苏浙跨区域多领域协同发展。

  内核外延

  凸显区位首位引领

  规划以“科产城人融合”为建设导向,以“经济强、百姓富、环境美、社会文明程度高”为工作总纲,以建设国家级新区为目标。“科产城人融合”作为一个全新的区域发展理念首次提出,它强调了科技、产业、城市和人在同一空间的和谐有机发展,这也是科创带追求的目标。太湖湾科创带,将它的功能定义为科创和产业是片面的,它一定是生态优先的,是一个加速推动创新功能、产业功能、城市功能与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环境结合,具有国际竞争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科创带的主体格局是“一核十园”。所谓“一核”即太湖新城。以无锡经济开发区、无锡山水城科教产业园和无锡太湖国际科技园为核心,发挥引领和带动作用,突出新城首位度、体现无锡高水准,加快人才、技术、创新平台等高端创新资源要素集聚,打造无锡产业技术创新的“中枢”和“内核”。

  “十园”则是太湖湾科创带沿线各市(县)区发展潜力较强的园区平台。现已确定分别是集成电路产业园、传感网产业园、生命科学产业园、“两机”产业园、环保产业园、新材料产业园、空港产业园、国家工业设计园(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园)、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总部经济产业园。

  可以看出,在“十园”的选定上,主要围绕着无锡产业地标打造的重点产业集群,同时也兼顾了传统优势产业和有发展潜力的产业以及态势良好的服务业园区,产业画像丰满。

  规划还提出了“多点”联动的思路,用好太湖湾科创带沿线的高校、科研院所、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创新中心、新型研发机构等创新资源。

  一核十园多点拥湖发展生态格局,进一步夯实太湖湾科创带战略支点,实现“突破一个、带动一片”的引领和示范效应,在科创带内形成了一个点、面、带的创新辐射关系。

  城市赋能

  营造宜居宜业的人居环境

  发展的终极目标,还是为了人。太湖湾科创带不仅仅是一个科创、产业概念,更是市民能够切身感受到的现代亲水城市人居范本,它的目标直指具有全球吸引力的宜居宜业宜商环境。

  这里动感十足。苏南硕放国际机场三期扩建工程,推动机场与市域快轨、城市轨道交通的有效衔接,建设空铁联运枢纽,打造空港—城际综合枢纽功能区;推动盐泰锡常宜铁路规划建设;推进苏锡常南部高速公路、常(州)宜(兴)高速公路、宜(兴)长(兴)高速公路建设,推动苏锡常三市城市快速路对接,苏锡常“0.5—1小时城市通勤圈”将成为现实。

  这里高效智慧。以国家新型智慧城市试点建设为契机,依托无锡城市大数据中心等平台,医疗、旅游、政务、城管、安监、消防、环保等领域的数据集成和应用将在这里大规模应用,建立专属数据银行,打造成为数字无锡的枢纽平台。

  这里管理精细。技术先进、安全可靠、服务便捷的数字化服务设施体系将广泛应用。无人零售、共享出行、未来教育等覆盖食、住、行、游、购、娱多元领域的标志性服务场景,引领未来生活和工作方式场景首先在这里出现。

  这里最江南。生态保护和江南文脉的开发将在这里得到更充分的彰显,太湖湾科创带无疑是无锡最黄金的湾区,为城市环境和治理提升提供了挥洒笔墨的敞亮画卷。

  善弈者谋势,善谋者行远。

  太湖湾科创带是一张宏伟旖旎的蓝图,实现它却并不简单。这是一个跨区域、跨部门、跨领域的规划,需要恒心、耐力和开放、包容的心态,制度引领、制度创新显得尤为关键。

  从市科技部门了解到,我市将出台首个科技领域的地方立法,这也是太湖湾科创带的首次破题。在规划中,还提及了“企业出题、院所出智、协同破题”协同创新机制、政府服务、制定出台有利于创新创业的科研用地政策、多元资本引进等企业、人才关心的问题。太湖湾科创带的建设,是一次打破旧的产业发展思路、创新方式、城市治理的过程,期待更多细则的出台,能够为实现这一宏图护航。

  人才引领

  建设创业创新人才首选地

  关于为什么要在太湖最美的湖湾划定这样一条科创带,其中很大的原因也是为了用宜居宜业吸引天下贤才。人才是建设太湖湾科创带的根本,也是活跃科创带的要素,规划提出了“以人的价值驱动带动创新驱动格局的构建”这样的引才理念,以建设人才创新创业集聚区、人才体制机制试验区、科技人才服务示范区为着力点,营造良好人才成长发展环境。

  不拘一格引人才。既要聚焦全球范围内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技术等前沿领域,着力引进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国内外院士等顶尖人才和符合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高精尖缺”、“卡脖子”领域高层次人才,也要引育产业技术实用人才聚焦5g、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领域,吸引集聚一批产业技术人才来锡留锡创新创业,自主培养一批适应未来发展需要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建立重点产业技术人才清单制度,分类引进海内外工程师、技能大师等专业技能人才。

  在规划中,不仅看到了一贯延续的“太湖人才计划”、“太湖人才峰会”等品牌,能够看到适度放宽“人才落户”,探索“安家补助”、 “生活补助”等温暖的字眼,“人才贷”、“人才保”、“人才投”等金融服务,人才公寓(公共租赁房),试点推行人才共有产权房制度、国际化人才社区,加快国际化教育、医疗、运动健身、酒吧餐厅等设施建设,打造体现国别风情的建筑风貌,构建“类海外”的软环境都被考虑在人才引进生态中。

上一篇:2020-2021年度无锡城乡居民“两险”参保征缴已经推开

下一篇:这是本分类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