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无锡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资讯  >  行业新闻  > 咱村上了“黑榜”?改改改!

咱村上了“黑榜”?改改改!

2020/3/8 22:10:41

来源:互联网

  姚更巷、后张、万塘河……一个个曾经名不见经传的自然村,一下子“出名”了——进了锡山区村庄环境长效管理红黑榜里的“黑榜”。自2019年11月起该区开始发布“红黑榜”,上了红榜的自不用说,而“上了黑榜有点懵、有点慌”。

  上黑榜的村庄有3个月的整改期,这些村变得咋样了?“上了黑榜,村干部、村民都急了,”锡山区城管局市容科科长黄余刚和他的同事年前走访村庄时,记者随同前往后发现榜单引发了“知耻而后勇”的情绪,更转化为实在的整治成果。

  ■ 进了黑榜红了脸:高标准规划,一心要翻红

  对于万塘河来说,上了黑榜,有点“小冤”。

  为啥呢?去年十月刚做了村里的改造规划,还没有来得及实施,先上了“黑榜”:河边破旧的护栏处散落着没有清理的建筑装修垃圾,河面布满水生藻类,一些树枝掉落在水中无人清理,田间地头一处简陋的旱厕特显眼。“有图有真相”地把锡北镇劲丰村万塘河自然村送上了第二批“黑榜”。

  “以前村里经济条件不好,这两年实力增强了,正准备改变。”劲丰村党总支书记方伟东说,此前村里重点对村道进行了硬化改造,但还没有来得及对河道、公厕等进行整治改造。

  上了“黑榜”,红了脸——村干部说,之前区里全会上曾提到,进了“黑榜”的村要问三个“什么”:去昆山等先进地区学了什么,学了回来干了什么,现在留在岗位上还能干什么?

  “自省三问”之后,改改改!万塘河的环境提升进程开始加速,河面垃圾清理、驳岸整修、清淤活水等一系列整治工程已启动实施,接着会提升绿化,“还要打造个村口游园。”

  “这个村是要一心从黑转红的,”一边的镇城管办负责人说。据悉,劲丰村已投入60万元,聘请专业公司对全村人居环境提升进行整体设计,与产业相结合,每个自然村都有自己的个性和特色,将用三到五年时间,逐步把劲丰村打造成绿色、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

  ■ 进了黑榜事好办:违建一天拆,不住黑榜村

  “红黑榜”之后,一些环境顽疾“借势而破”。

  胶山村姚更巷21户人家中有19户违建,合规建筑只有4000多平方米,违法建设就有3000多平方米。胶山村党总支书记殷继福说,村里不止一次想要拆违整治,但没有一次整治彻底。

  去年底的整治行动,却出乎意料的顺利。“这是‘黑榜’的力量,村民还是很看重名声的,谁也不愿意说自己住在‘黑榜村’。”

  当天,4台大型挖掘机、两辆建筑装修垃圾专运车开进了安镇街道胶山村姚更巷、胶南村姚前巷,30多名工人现场作业,一天时间,村民房前屋后的3000多平方米违法建设全部拆除。经过几天的清理,村庄恢复干净整洁。

  这件事不容易,因为涉及收入。自从锡东大道、胶山路等道路建成通车后,胶山村、胶南村外来流动人口逐渐增加,租房需求较大。村民华永福说,之前家里有房出租,一年有七八千元房租。不过一听进了黑榜,村民们还是愿意拆,“违建全部都拆除后,感觉村庄环境确实不一样”。

  ■ 进了黑榜更思量:村村有不同,整治要对症

  羊尖镇龙凤巷村后张自然村是“第一批黑榜的第一个”。“上榜后立即和村民代表商量,上了榜了,咱们怎么办?”村干部回忆起当时的心情:是有点懵,但很快就静下心来想办法。

  “后张的症结是乱堆放,可能柴堆等会长期存在。”龙凤巷村村委会主任席晓燕介绍,村子处在锡山区与常熟市的交界处,没有通管道天然气,村民们主要用土灶台烧柴做饭,几乎家家养鸡喂鹅。此前就是因菌菇种植的丢弃物、柴火堆放乱等上了“黑榜”。为此,村里对河道进行了清理,引导居民对房前屋后的物料堆放进行规范。

  对症下药后,如今已完全不同,墙体立面已粉刷一新的民居与绿色的麦田呼应出一派宁静恬淡的田园乡村风貌。村民张锡明开着电动三轮车从家里出来,碰到席晓燕,“你放心啊,我每次都会把柴堆得整整齐齐啊!”

  “‘红黑榜’检查评选制度目前是试行阶段,”黄余刚介绍,锡山区“红黑榜”检查评选制度,是对照垃圾日产日清、村道保洁干净、河道清洁畅通等十项标准进行抽查,事先不打招呼不公布名单,直接进村,该表扬的上“红榜”,该批评的上“黑榜”。

上一篇:各类生产经营单位进入“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复工阶段

下一篇:这是本分类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