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朋友们骑着童车,在新铺的沥青路上欢笑着追逐着。这样的场景,别的小区司空见惯,之前的大桥小区却从未有过。居民老许在一旁望着乐呵呵的:“以前小区没一块平整的空地,小孙女根本不喜欢出门玩。”老许还有件开心事:小区边他家开的足浴店,在社区安排下,有了固定晾晒点。
大桥小区是溪南社区一处上世纪90年代建的旧住宅区,由于开发商破产,物业管理长期缺失,环境脏乱差、道路坑坑洼洼、停车杂乱无序、电线私拉乱接,汛期河水经常倒灌水淹,深处能及膝。很多居民平时对小区漠不关心甚至冷言冷语。经过深入走访了解,去年,社区党委决定解决问题,“溪南社区有二万六千多人,大桥小区仅七百多人,在溪南几乎是个零头,但是,在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追求幸福的道路上,我们不能让一个掉队。”半年后小区发生了巨变。1995年入住小区的徐建国笑称自己最有发言权:路铺好、车位划好、监控装好、垃圾清了,再也没有乱扔乱贴、没有陌生人随便出入,小区变化真的很大,是翻天覆地的变化!
这样的小区打翻身仗,党组织的领导起了关键性作用。党委决策后,社区书记袁峰主动挑重担,将整改工作列为“书记工程”。班子成员和党员干部纷纷走上一线,加班加点上门排查问题、征求意见、动员说服,还利用休息日带领大家打扫卫生。光清运车库和楼道杂物就花了几天时间运了60多车。社区还将大桥小区的党员组织起来发挥骨干作用。
老旧小区整改事情千头万绪,“听民声、解民急”成了打开突破口的抓手。通过问卷调查、上门走访、代表座谈,对卫生、治安、停车、道路和文化娱乐等问题排查统计,发现80%居民关心道路修复,他们就投入百余万元,疏通管道,提高路基,重铺路面。施工中遇到难题,也是请各方坐下来共商良策。小区“四位一体”管网改造需将所有化粪池抽干,居民反映影响停车、出入和生活。社区就召集有关单位和居民代表,摆问题、听意见、寻对策,保证了工程进展。
这一切,群众看在眼里暖在心里。道路铺好后的一次小区治理协商会,很多居民自发参会,大家就停车位、充电桩、物业费等问题踊跃发言。小区有个别人长期将杂物和僵尸车乱堆放、乱停放,以前反复劝说都不听,现在主动作了清理,还为小区改造搬砖砌墙出谋划策。社区开展“情暖冬日”活动,有不少大桥小区居民参加,到处洋溢着他们的笑声。上月25日,居民们送来了两面锦旗,表扬社区尽心竭力为民办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