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惠山区相关部门、一批院校、科研院所和重点企业正式宣布,成立无锡科教城协同发展共同体。这是惠山区融入太湖湾科创带建设,结合钱桥产业转型打造的无锡科教城首次亮相,目标将建成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集聚高端要素、培育现代产业、深度产城融合的一张靓丽名片和示范高地。
钱桥曾是“焊管之乡”“冷轧之都”,传统制造业实力雄厚。但新经济、新技术的蓬勃发展,让传统制造弱势显现、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问题日益突出。如何促进产业链与创新链紧密融合?钱桥街道提出了转型升级的方向——按照惠山区打造无锡科教城的路径规划,围绕“教城融合、产城融合”的发展定位,构筑太湖湾科创带上的“锡西智谷”。“科教城是钱桥未来的一张名片,也是‘十四五’期间锡西门户实现跨越攀高的突破点。”惠山区委主要负责人认为。
谋划无锡科教城蓝图,钱桥基础雄厚。自2005年7月位于钱桥藕塘的无锡职教园启动建设以来,经过近16年的发展,逐步形成了一批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高质量发展的产教融合示范性院校、学科专业和课程体系,推动了教育链、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目前,9所中高职院校和1个公共实训基地共有学生和教职员工近7万人,每年为无锡乃至长三角地区培养约1.6万名毕业生和近3万名实习生,有力支撑了区域经济发展。
在“靓丽新锡西、崛起科教城”的目标下,惠山集结多方力量共同打造太湖湾科创带的新兴增长极,推动职业教育和区域发展的融合。根据“科教城=职教园+钱桥街道”的概念性规划理念,无锡科教城占地42.97平方公里,围绕“一山一河一路”建设科创高地、文化走廊、经济动脉。依托舜柯山北麓15平方公里职教园核心区(一山),加深科产教融合发展,做实以企业、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为主体的创新体系,打造科创高地,构建无锡科教城“大脑”;以贯穿钱桥的洋溪河为纽带(一河),将锡西文创产业园、钱桥老街等资源串珠成链,打造文化长廊,深植无锡科教城“血脉”;加快对地铁3号线北延及支线站点区域的布局(一路),推进街园融合发展,挺起无锡科教城“脊梁”。最终,沿着“一年成名、两年成型、三年成城”路径,重新塑造无锡科教门户,打造宜创、宜学、宜居、宜业、宜游的都市性科教文旅新城区。
促进共同体协同发展功能的发挥,惠山区举办贯穿全年的“走进无锡科教城”系列活动,通过人才招引、校企合作、技能提升等方面的专项活动,加速共同体资源的共享和流动。日前,一批院校签约企业实训基地,同时有产业导师、订单委培合作等达成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