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26日,2020年全国交通运输工作会议召开。来自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齐聚一堂,围绕会议提出的新思路、新要求、新任务,联系实际,踊跃发言,谋发展大计,谈具体举措。一个个充满希望的热词透出浓浓的信心、激情与干劲;一句句铿锵有力的话语高昂激越、催人奋进。会场内外,处处洋溢着不忘初心坚定前行、奋发有为实干图强的精气神。
提高站位 步调一致 登高,方能望远。
政治站位高,是与会代表对此次会议两大主题报告的首要感受。
“部党组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干在实处走在前列。”黑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于飞表示。
“讲话全面贯彻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胸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两个‘大’站位非常高,立意也非常深远。”吉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王振才表示。
务实,方能行远。方向措施实,是代表们公认的报告另一大鲜明特色。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是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紧要之年。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面对“危”与“机”同在的经济大势、“供”与“需”两端的结构性矛盾,交通运输系统如何变压力为动力,化挑战为机遇,不断开创交通运输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本次会议理清了思路,凝聚了共识:实现“五个确保”,落实12项重点工作。“对明年的工作总体要求、主要的思路、重点任务、工作安排,讲得很全、很深、很透、很实,政治性、理论性、政策性、实践性和操作性都很强。”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陈鸿起表示,“听了报告,我很受鼓舞、受教育、受启发、受鞭策。下一步,我局将按照会议要求,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凝心聚力、真抓实干,奋力推进现代化专业救捞体系建设。”交通运输部救助打捞局局长、党委副书记王雷表示。扬帆,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交通强国建设纲要》,习近平总书记发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的号令,这让与会代表备受鼓舞、倍感振奋。“交通行业的春天已经来到了,对于港口来说意义非凡!”浙江省海港投资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总经理、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蔡申康激动地说。浙江省是交通强国建设的试点省份,省海港集团围绕建设绿色港口、智能港口的新要求,整体在港口做“强”上下功夫,今年以来,浙江的多式联运量增长了32%,预计今年能够达到80万标箱。“听了报告后,我感到交通运输领域面临前所未有的变革,前所未有的机遇,前所未有的挑战。”北海航海保障中心主任、党组副书记聂乾震表示,要在智能航运、一流港口、海上丝绸之路、改革开放、国企船队走出去、国际大通道等方面,制定专项的举措,提供航海保障新服务,打造人民满意的航海保障。
脱贫攻坚 交通先行对于交通运输来说,2019年是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也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一组组详实的数据,若干个标志性的大事、难事、超级工程的完成,充分说明交通运输部带领我们全国交通运输系统迎难而上,交出了一份成功的、也是漂亮的成绩单。”这是贵州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高卫东的切身感受。成绩源于谋划。坚持早启动、深谋划、快部署,湖北提前完成公路水路固定资产投资、公路水路“四大攻坚战”、长江大保护交通标志性战役、运输结构调整等年度目标,湖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朱汉桥在发言中难掩自豪。成绩源于抓手。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三大攻坚战之一。2019年,江苏转变观念、刀刃向内,对于国家长江办交办的三项生态环境问题,全部按要求整改到位并报请验收销号,沿江117个非法码头全部完成整治并开始验收销号,以绿色高质量发展服务于交通强省和美丽江苏建设。成绩源于定力。交通运输部“十三五”扶贫规划涉及安徽省贫困地区共有28个县,扶贫任务艰巨。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章义介绍,该省加快淮河干流、沙颍河、汾泉河、涡河、沱浍河等支流航道建设,稳步推进引江济淮航运工程,工程建成后将为皖北地区、大别山革命老区打通一条通江达海的高等级航道。展望未来,勠力同心,新目标令人振奋,新征程催人奋进。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收官战,必须奋发有为,认真谋划抓好落实。抓重点,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重庆市交通局副局长万雅芬表示,2020年该市将全力建设“四好农村路”,加快推进剩余的33个建制村全部通客车,实现具备条件的建制村100%通客车;升级改造国省干线公路,打通“断头路”、畅通“微循环”,助推群众致富奔小康。“去年,兵团固定资产投资突破了100亿大关,提前一年实现了农村公路‘组组通’。下一步,我们将向进村入户倾斜。”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交通运输局副局长李斌表示。补短板,推进交通领域的协同和融合发展——“基础设施网络不完善,区域不平衡问题比较突出。明年甘肃将按照12个方面的重点工作,加快补齐基础设施短板,着力解决枢纽功能弱的问题。”甘肃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睿在发言中表示。“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坚定不移地坚守创新协调、绿色发展的理念,解决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推进交通运输领域的协同和融合发展。不折不扣落实好会议确定的各项任务。”河北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单宝风表示。“我们将紧扣服务沿江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按照‘四个一流’和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紧紧围绕聚焦公益职责、服务国家战略实施,统筹推进保畅通、补短板、强服务、促改革、增动力、防风险。”长江航道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付绪银表示。强弱项,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我们将开展公路桥梁‘三年消危行动’,进一步完善交通运输应急救援体制,力争用三年时间(2020—2022年),完成全省6108座危桥加固改造任务。”朱汉桥介绍。“今年以来,广西在港口吞吐量,船舶进出港量两位数正常的情况下,保持了安全形势的持续稳定。但客观上来讲,安全管理的基础还是比较落后的。”广西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黄军根表示,2020年广西海事将重点把握好安全风险,确实抓好基础、机制、基本功建设。黑龙江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缪昌文表示,2020年该局将持续深入推进“平安辖区强化工程”,提升水上交通本质安全水平,进一步落实风险分级管控及隐患排查治理双重预防机制,推动全社会参与水上交通安全管理机制。
聚焦重点 深耕细作如果说《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绘就了新时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大写意”,下一步则需要各省市聚焦重点、深耕细作,共同绘制好精准细腻的“工笔画”。作为第一批交通强国建设的试点地区,高卫东介绍,贵州将坚持稳中求进的总基调,稳固交通基础设施投资,编制好综合立体交通规划纲要,在优结构、促创新、提品质方面做出引领。“让老百姓走的路更系统、更畅通!”“江苏省高度重视交通强国建设,试点落实方案昨天已通过领导小组第二轮讨论,准备报省委省政府研究。我们力争做到一年有亮点、两年有成效、三年有经验。”江苏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陆永泉表示。山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江成介绍,山东在深化交通运输体制改革、整合全省交通运输资源、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结构调整升级4个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2020年,山东省将规划开工建设19条专用铁路和疏港铁路,下决心打通铁路货运的最后一公里。大连海事大学今年成为交通强国建设第二批试点单位,这也是第一个成为试点的部属科研单位。“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大连海事大学党委书记郑少南表示,将聚焦无人驾驶货物运输船舶、智慧港口与自动化码头运营等七个试点主攻方向,力争培育出一批交通强国建设标志性科技成果,努力打造行业高校服务交通强国建设的典范和样板。“浙江计划在明年3月份出台省委省政府贯彻《交通强国建设纲要》的实施意见,争取召开建设交通强国动员大会。”浙江省交通运输厅党组副书记、副厅长任忠介绍。“打造全流域黄金水道,是习近平总书记对我们提出的明确要求,也是建设交通强国的重要内容。”长江航务管理局局长、党委书记唐冠军介绍,就长江航运而言,一方面将大力提升黄金水道功能,按照“深下游、畅中游、延上游、通支流”的总体思路,加快推进干线航道系统治理,推进干支直达、区域成网、水系联通;另一方面,合力构建沿江综合立体交通走廊,加快推进铁水联运、多式联运、江海直达,提升货物中转能力和效率。“长江航运将积极争取纳入交通强国建设第三批试点。”江西省交通运输厅党委书记、厅长王爱和表示,江西将抓好“三大攻坚行动”“三大提升工程”,即公路水路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攻坚、道路运输安全隐患整治攻坚、货物运输车辆超限超载治理攻坚,农村公路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提升工程、普通国省道养护管理提升工程、交通运输行业作风建设提升工程。“我们组织落实了试点任务,初步确定将在‘四好农村路’高质量发展、多式联运、城市公交优先发展、‘平安交通’建设四个领域开展试点申报。”辽宁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赵爱军向记者透露。交通运输部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石宝林表示,该院将围绕《交通强国建设纲要》重点任务,开展相关重大政策与技术研究,协助部开展交通强国试点工作。交通强国必定是海洋强国、航运强国。“履职于交通强国战略,服务于海洋强国战略,这两大使命是新时代新任务对打捞人提出的新要求。”烟台打捞局局长、党委副书记杨晓仁告诉记者,烟台打捞局将积极参与全球水上交通安全应急体系建设,扎实推进“水上应急救援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示范”“水下目标搜寻探测声呐设备研究及应用”等正在进行的国家重点科技研发项目,更大力度保障国家海上生态文明建设发展需要。《交通强国建设纲要》明确提出,要强化极地航行船舶等自主设计建造能力,研发大型深远海多功能救助船等新型装备。北海救助局局长、党委副书记丛培坤表示,2020年,该局将瞄准新装备、新技术等世界科技发展前沿,加强极地破冰救助船建设项目研究。
主动作为 步履铿锵交通运输是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和服务性的行业,它与国计民生、与经济社会发展、与我们每个人都密切相关,事关经济活力、事关国家的竞争力,也事关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海事怎么服务国家战略?尤其在长三角一体化中推进海事一体化应该怎么做?”小组讨论中,浙江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何易培谈到了浙江海事的经验与思考。“海事一体化改变了过去单纯以港口为基地的管理模式,转向为区域性的管理。我们要促进港口优势资源共享,实现现有优势条件的最大化。”而江苏海事辖区立足长江、面向全国、辐射亚太,是推进现代化立体互联综合交通体系的关键平台。“我们将探索建立以‘一单制’为核心的便捷多式联运体系,助推铁水、公水等联运发展,推动多种交通方式融合,助推江苏港口一体化改革,为长三角现代综合交通体系建设提供强大平台。”江苏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朱汝明表示。滚滚春潮、浩浩风帆,在改革开放的最前沿——广东,一派欣欣向荣,万物勃勃生机。随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推进,广东省交通运输行业迎来新的重要发展契机。“加快构建便捷高效的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计划到2022年底,形成大湾区‘12312’交通圈,基本达到世界一流湾区发展水平。”广东省交通运输厅党组书记、厅长李静说。目光转向京津冀。天津市交通运输委员会副主任杨树海表示,明年,天津将继续加快建设京津、京塘等城际铁路的建设;在河北省的支持之下,还将建设天津到北京大兴机场的城际铁路;同时,计划到明年年底实现省际接口路的新建和改造基本完成。“我们在今年开通了雄安新区的服务中心,把天津港集团所有的服务都延伸到了雄安新区的家门口。”天津港(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褚斌介绍,下一步要对公铁水进行统筹规划,形成运输主通道。连云港,“一带一路”建设的核心区和先导区,这里港城相依,船流不息。“我们将全力做好‘一带一路’建设服务保障工作,提升船舶通关效率和水上运输效能,为构建综合立体交通提供水上交通运输便利化支撑。”连云港海事局局长、党组书记张浩介绍。此次会议将“大力推动智慧绿色交通发展”列入2020年12项重点工作方面之一,对此,来自交通科研院所的代表们底气十足、倍感振奋。“今年报告中部里推进的很多重点工作都能找到我们工作的影子。”交通运输部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张华勤透露,天科院将依托4个国家级科研平台和5个省部级科研平台,进一步加强产、学、研、用的协同创新。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院长、党委副书记费维军表示,该院将加强智能船舶关键技术研发,重点突破船岸协同运行、船舶智能航行风险防控等关键技术,探索5g通信、北斗卫星导航、无人驾驶等技术在港口生产作业系统中的应用。“建设交通强国一定要加强信息化建设,特别是车路协同、智能驾驶,应该把通信信息化放在特殊位置上。”中国交通通信信息中心党委书记、副主任徐鹏展表示,将参与有关交通强国的规划,积极参与战略性的标志性工程、有关试点的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