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无锡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资讯  >  行业新闻  >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38.18亿元,较2019年提升了7.3个百分点

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38.18亿元,较2019年提升了7.3个百分点

2020/10/9 11:35:55

来源:互联网

  今年以来,无锡经济逆风前行。上半年,全市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产值2838.18亿元,较2019年提升了7.3个百分点,其中,集成电路、生物产业、物联网分别增长了31%、10.5%、12.3%,成为先进制造业增长的“主引擎”。

  这份成色十足的成绩,充分展示出无锡经济在疫情冲击下的韧性和活力,也将在徐徐展开的“十四五”画卷上标注一个个逐渐清晰的“产业地标”:

  ——全国首家获批建设国家面向集成电路产业“芯火”双创基地的地级市;

  ——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落户无锡;

  ——聚集了阿斯利康、药明康德、纽迪希亚、华瑞制药、天江药业、ge医疗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

  ——物联网企业已超2000家,产业营收已超2800亿元……

  这正注释了无锡在未来中国乃至世界城市群中的首位度——如市委十三届十次全会上市委书记黄钦所言,要围绕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现代产业体系和产业科技创新体系,在产业发展各领域确立“高”目标、拿出“大”手笔、加快“上”台阶。

  产业地标代表城市未来“属性”

  “产业地标”是否有硬杠杠?没有!但正因为没有显性指标,其要求更高,体现了一种普遍认同。

  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局长陈文斌与专家、学者和企业家等各方人士探讨后,一起形成这样的共识:产业地标应该是一个城市的标志性产业,兼具产业优势和城市属性,代表产业发展的积淀或未来方向。“在人们脑海中,‘产业’与‘城市’之间建立起一种优先级的对应关系。通俗地讲,就是说到某个产业,第一反应想到的就是某个城市。比如,说到集成电路、物联网产业,就会自然而然想到无锡。”

  无锡是中国民族工商业和乡镇企业的发源地,工业门类齐全,但是从近年来的发展来看,有国内和国际影响力的头部企业不多。着力打造产业地标,成为当下的重点聚焦,这将有利于发挥本地优势,促进资源汇聚,加快增量培育,推动存量提质,扩大品牌影响,占据产业链价值链高端环节,推动全市产业结构向中高端迈进,形成产业发展新优势。

  针对近年来产业发展特点,我市梳理了“16+4”的产业集群,分别是16个重点培育的产业集群和4个方面未来产业。陈文斌认为,目前来看,能够称为产业地标的主要是集成电路、生物医药和物联网产业,“当然我们在其他产业方面也有机会,比如两机、汽车配件等。”而且他认为,产业地标一定是代表着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产业规模只是一个方面,并不是体量大就代表着能成为产业地标,必须从质量效益的角度,从迈向下一个万亿的角度去考量。”

  聚焦三大经济锚定产业地标

  权威机构idc日前发布了《2019年下半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数据跟踪报告》,2019年全年中国商业智能软件市场规模为4.9亿美元,同比增长22.6%。在市场表现方面,德国sap和美国微软分别排在第二、三位,第一位则是坐标无锡的国内厂商帆软软件有限公司。企业相关人士于冕透露,今年上半年,帆软完成开票收入2.1亿元,疫情期间,较去年同期实现了逆势增长。

  帆软是我市快速崛起的数字经济的一个缩影,今年上半年,数字经济在疫情中突围而起,高端软件、大数据和云计算增长分别达到了26.9%、17.08%。

  市工信局相关人士表示,产业地标的一个重要定位是,产业综合实力进入全国第一方阵,在重要的细分领域能够体现国内甚至世界最高水平。产业地标一般具有总量规模大、产品品质好、创新能力强等特点,在一个地区的产业结构中占比高、影响广。

  “地标”意味着体量也意味着质量。最新发布的中国上市公司市值500强中,无锡有6家企业上榜,在地市级中排名第一。上榜企业大多集中在生物医药和集成电路产业领域。在惠山园区,以先进医疗器械、高端生物医药和前沿精准医学为主要产业发展方向,时代天使、生基医药、保诺科技等为代表的一批创新型医药企业茁壮成长;在新吴区,无锡国际生命科学创新园以创新药、高端医疗器械和数字化医疗为产业主攻方向,目前已签约入驻17家海内外优质生物医药企业;滨湖区依托医药研发外包服务产业,重点在生物制药、高端医疗器械和医疗康养等领域布局产业。

  从市科技局了解到,今年1-6月份,全市入库的规模以上医药制造企业108家,实现工业总产值265.89亿元,同比增9.7%。

  以科技创新抬升“产业地标”海拔

  虽然无锡产业门类多,也出现了在全国具有竞争力的产业集群,但企业单体规模普遍不大,头部企业的引领作用还略显乏力。就物联网来说,与全市2800亿元的产业总量相比,技术的供给质量不高、支撑力偏弱,在“卡脖子”地方取得突破的不多,能够体现产业地标水平的创新策源能力还有待加强。

  陈文斌认为,进一步培育“产业地标”,要加大对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争取,把产业发展和科技创新结合起来,占领“制高点”和“话语权”。“重大平台是打造产业地标的创新引擎,依托太湖湾科创带,大力推进车联网先导区、物联网创新促进中心、集成电路封装测试创新中心、‘芯火’平台等国家创新平台建设,吸引产业、技术、人才等各类资源在我市落地,着力提升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

  此外,有人士也提出,在产业发展至一定规模时,要更加关注产业与金融的紧密结合,发挥市产业并购基金引领作用,积极支持集成电路、物联网等领域企业通过兼并、收购等多种方式开展投资并购,做大企业规模,提升龙头地位。“头部企业引领、专精特新企业支撑、中心企业配套,才能快速崛起一个健康发展的产业地标形态。”

上一篇:坚持清单化推进项目化管理 确保圆满完成年度目标任务

下一篇:这是本分类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