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无锡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资讯  >  行业新闻  > 滨湖沿着科创路径 高姿态领跑

滨湖沿着科创路径 高姿态领跑

2020/11/5 11:28:02

来源:互联网

  无锡创新驱动核心战略“头号工程”——太湖湾科创带建设工作备受瞩目。滨湖区作为科创带重要节点板块,区委书记马良就该区如何参与科创带建设时表示,要在“发挥高校院所和科技型企业两个作用、把握科技研发和成果转化两个环节、夯实人才和环境两个支撑”等三方面集中发力,推动院所创新链和本地产业链并重发展、深度融合,全方位融入、高姿态领跑太湖湾科创带建设。

  无论是“发挥两个作用”,还是“把握两个环节”,科创带“滨湖路径”已经有着重要的数据支撑。全市前三季度经济运行分析会刚刚公布了一系列重要指标数据,在“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高新技术企业申报数”“每十亿元地区生产专利拥有量”“每万亿元地区生产总值高维持年限发明专利拥有量”等多个反映“科技含量”的重要指标中,滨湖都进入“前三”,其中体现“区域科技创新和技术转移活跃程度”的“技术合同成交额与地区生产总值之比”这一指标,滨湖以6.07%排名第一,高出全市平均3.71个百分点。

  滨湖科技局局长华兆哲介绍,作为国家特有的科技管理方式,技术合同登记统计涉及技术服务、开发、转让、咨询等四类合同,技术含量是合同登记的金标准,“技术交易的活跃度”对区域经济的发展支撑作用一直是巨大的。

  此外,前三季度在“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产值占比”上,滨湖区首次以70.2%的高比重升至全市第一,高出全市平均20.6个百分点。而前三季度无锡地区新设企业有3.8万户,滨湖新设企业总量(2865家)虽不占优势,但研发类企业(737家)25.72%的占比,却高出全市平均值2.05个百分点。

  这个秋天,喜人的,还有丰硕的科研转化成果。10月初,由滨湖区和江南大学联合打造的江苏省模式识别与计算智能工程实验室正式运行,致力于人工智能与计算机核心科学问题和关键技术的攻坚。10月23日,属地院所重大科研成果fgpa(可编程逻辑门阵列)产业化转化项目签约,项目对区域集成电路产业发展将起到巨大拉动效应。10月29日,由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和山水城管委会联合打造的国家智能交通综合测试基地正式启用,推进智能网联汽车运行安全测评和标准研究的同时,将助推无锡形成相关产业链。此外,不久前滨湖区又与来自科研院所的10名“科技副总”就新材料、高端制造、集成电路等产业领域研发签订技术合同。

  “深化政产学研合作,完善常态化对接服务机制,打通从‘科学’到‘技术’再到‘产品’的通道,将‘不可多得’的创新资源转化为‘不可替代’的核心优势。”马良表示,集聚无锡近90%的科研院所资源是推进滨湖科创带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加快“一所一策”重大项目实施及一批重大科技创新类项目建设,用“滨湖创新30条”等专项政策,提升“院所经济”的“溢出效应”,推动一批科研成果就地转化与产业化。

  “加快科创企业、创新项目落地湖湾,政府的推力不断往纵深方向推进,近几个月落地科创带园区的高科技项目增速明显加快。”华兆哲介绍。作为科技创新的主体,滨湖将同时大力实施创新型企业培育计划,未来将聚焦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智能交通、信息安全等科创带重点产业,支持研发机构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推动更多“黑科技”、“硬科技”、科技“小巨人”的诞生,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据统计,今年前9个月,滨湖新增注册1000万元以上企业为432家,其中落户科创带集成电路、两机、生命科学、总部经济、数字电影、知识产权等相应园区的企业数有173家,占比40%。11月份,滨湖区科技创新促进中心将正式启动运行,中心担当的一项重要功能就是助力科创项目、科研成果“最后一公里”的转化落地。

  人才是科技创新最关键的因素,创新驱动实质上是人才驱动。进入四季度,滨湖已连续走进武汉、西安、上海、杭州多地,通过落地活动加快人才和科研资源“导入”。在夯实人才和环境这两个重要支撑上,滨湖未来将统筹用好“太湖人才计划”“滨湖之光”等市区两级人才政策,以引育更多科技领军人才和高水平科技创新团队。

  10月29日,在滨湖区奋战四季度动员部署会结束前,马良特别提出:“2021年全区第一个重要会议就是科技创新大会,从现在起,各地、各级要多想一想在全面融入科创带建设上自己能做什么?”

上一篇:市政协主席周敏炜主持召开市政协党组扩大会议

下一篇:这是本分类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