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无锡物流网! 请登录  免费注册  忘记密码?

当前位置: 首页 >  物流资讯  >  行业新闻  > 打造诗意乡村“锡”居地

打造诗意乡村“锡”居地

2021/12/30 11:11:40

来源:互联网

  走在洛社镇红明村佐村,翠绿的田野衬着粉墙黛瓦,清澈的小河边是小桥、绿荫、黄色围栏,赏心悦目。“这两年村里大变样,像住在花园里一样!”昨日,村民赵末英高兴地说。类似情况在全市近600个行政村和涉农社区纷纷上演。市农业农村局人士介绍,我市2019年起在全省率先启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集中行动,三年250多亿元的项目投入超前10年总和,打造出诗意乡村“锡”居地。

  之前荒了10余年的犄角旮旯,种上了花草、绿树;村里结合小桥流水特质,建了绿化小景观;保洁队伍扩大,村民组成河道巡查队,使河道不再治后返乱……细述佐村的变化,赵末英表示:“以前也整治过,但都不如这次彻底、全面。”

  2019年,基于百姓呼声,市人大形成相关决议。“‘治’的同时契合江南水乡诗意特色‘建’,打造有无锡特色的农村人居环境。”我市由此系统布局:持续推进农村住房和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治理农村垃圾、污水、河塘,加快实现厕所净化、道路优化、路灯亮化、村庄绿化和管理长效化。

  治理并非“一刀切”。和其他村一样,红明村对10多个自然村分类施治:规划发展村的乡村风貌投入最大、治理最细,农田、河道等建设和文化传承项目协同推进,靶向建设美丽村;镇村接合部村庄按宜居村要求,着力完善功能配套;中长期规划要拆迁的村庄保障村庄整洁即可。“分而治之提升了治理效能。”村书记祁明说。

  治、管结合,乡村才能长治久美。垃圾分类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一环,但一开始村民都“听而不动”。鹅湖镇圩厍村探索对每户垃圾分类架贴二维码,开展监督考评和“码”上积分制。仅5个多月,95%村民就对厨余垃圾和其他垃圾实施分类。始于2020年、在全省率先推行的乡村长效管护意见,已使我市乡村形成有制度、标准、队伍、经费,农民积极参与的新局面。三年来,全市累计发动农民投工投劳85.1万人次,组织志愿活动77.2万人次,引导村民由“他律”走向“自律”。

  如何让各村“一个不拉”推进高效治理和管护?我市在全省率先建立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督查信息系统、率先全市域推行红黑榜机制,让每个村真正“动”起来。年初,锡北镇泾新村的云浦上自然村,因农房建设材料堆放杂乱而上了黑榜。村里立即规范了农房建设等材料堆放。市农业农村局人士说,督查一个标准、一个靶向,杜绝了村庄整治力度参差不齐弊端,使乡村尽快展现江南水乡新韵。

上一篇:50亿复星科创产业基金落地滨湖

下一篇:这是本分类下的最后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