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科学院院士赵国屏团队的基因编辑诊断平台项目和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全兴团队的生物基高分子可降解新材料项目同时落户惠山。目前,已有38位中外院士落户惠山,激励创新成果就地转化,惠山已从初期构建“一镇一院一产业”产学研模式逐渐嬗变为打造更高层级的“院士经济走廊”。
记者了解到,预计总投资1亿元的赵国屏院士项目落户于惠山开发区生命园,该项目基于对一类crispr酶的活性原始发现及其机理的原创应用,处于分子检测国际最前沿,技术可广泛应用于传染病防治、肿瘤筛查及精准用药、动植物疫病等社会经济的关键领域,旨在成为我国第一个拥有底层专利技术的医疗诊断企业,同时打造先进的底层技术研发和生物标志物开发的平台。张全兴院士项目总投资10亿元,选址在前洲街道东部产业园区,采用独创开发的绿色催化剂绿色工艺生产聚乳酸,可生产出不同分子量多用途、广领域使用的聚乳酸切片,在医用产品、纤维制造、3d打印等领域具有丰富用途,也将带动惠山域内已有企业、已有产品的转型升级,形成多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局面。
每个院士的背后,是一整个科研团队。以院士为轴,近年来惠山在高层次人才集聚上得到了长足发展,六大产业研究院目前拥有高水平研发人员700多人。在这个特殊的春天,惠山区坚持一手抓防疫,一手抓生产,保障人才企业安全复工、稳步复产。当地政府通过向领军人才发放“惠才服务一卡通”,享受卫生、教育、交通出行等方面的志愿服务。加快兑现“先锋英才计划”项目扶持资金800万元,组织、推荐参加线上金融路演,疫情以来已为4家人才企业成功融资1800余万元。同时根据企业实际需求,组织部门积极对接各大高校院所,开展线上人才招聘活动,为企业复工按下“快捷键”。当前,惠山人才企业复工率已达到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