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临汾饭店坍塌事件,再次给我市既有建筑安全管理敲响了警钟。记者昨从市住建部门获悉,我市近日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既有建筑安全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从安全责任界定、改扩建监管、隐患排查、监管和解危等方面明晰了既有建筑安全管理相关规定,给目前正在全市开展的危旧房屋隐患大排查、大整治提供了政策依据。
权责清晰的安全责任界定将从源头杜绝建筑安全隐患。“所有人的主体责任、行业部门的指导督促责任、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督责任将‘三责明确’。”《通知》明确要求建立“网格化”管理模式,责任主体“进网定责”。市住建局住宅产业发展处负责人介绍,此次明确了相关责任人惩治措施,对于排查过程中发现的非法建设、违规改造、擅自改变建筑用途等行为,将对责任人依法给予行政处罚并实施信用联合惩戒。
将既有建筑纳入“全寿命”周期管理,安全隐患将被制止在监管过程中。《通知》强调,加强全市既有建筑从建成交付、使用维护到报废拆除“全寿命”周期的安全管理。该负责人解读说,下一步将按照《通知》要求,对全市房屋安全情况摸排结果进行分类,建立数据库,对排查出的危房,重点监管、加强巡查,建立应急救援机制,并通过征收拆迁、棚户区改造、异地安置、维修加固、原地翻建等途径解危。
据统计,建筑安全事故7成以上由擅自拆改建筑结构、变更使用功能引起。《通知》明确了装修拆改细则,严禁违规拆改建筑主要承重构件,健全装饰装修登记制度,在办理装修登记时,责任人须承诺不进行主体结构拆改,相关部门要加大巡查及查处力度,对违法违规情节严重的,将移交有关部门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探索创新监管模式也是《通知》提出的具体要求。锡山区和梁溪区在省内率先引进第三方机构,对辖区内危旧房实施“保险+服务”的监管模式,今年又有三个乡镇将农宅、卫生院、医院、学校等纳入服务范围,由第三方保险公司资金托底对危旧房实施监管、维修等,实现监管良性运转。
据悉,从今年3月中旬起,我市已开始对全市危旧住房开展“见底彻底”摸排整治,列出可能出现群死群伤及其他重大恶劣后果的房屋安全“隐患清单”,提出防范措施和整改期限。截至目前,全市共排查出存在安全隐患的房屋1288幢、面积101.9万平方米,对这些危旧房屋建档立案、登记造册,并逐步纳入“全寿命”周期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