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山经济开发区利用闲置酒店改造建设“φ+国际人才公寓”,最近投入8000万元改造的1号楼即将完成,崭新的500余套人才公寓让分房的相关部门负责人稍稍能喘口气。近年来,接连不断来自入驻企业的国际人才名单让开发区公寓楼一直处于“缺房”状态。“人才是快速发展的关键要素。”惠山区相关负责人说,不断提档升级的人才生态环境,推动惠山经济开发区成为全市省级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9月初,由江苏省商务厅牵头开展的2019年度全省经济开发区科学发展综合考核评价情况正式发布,在91家省级开发区中,惠山经济开发区位列第四,比上年前进三位。
人才聚集,住房“缺口”渐渐显现。国际著名创新药研究机构保诺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落户惠山后,计划引入1200多名相关研究人员,其中高端人才占6成以上。最近,公司一纸申请送到开发区党群工作部部长施兰香手中,列出新招引的53名硕士、博士名单需要安排人才公寓。“开发区目前有1000多套人才公寓,用于安排符合有项目、有学历等相关条件的外来人才入住,可逐渐不够用了,最近计划购买数百套单身公寓来补缺。”施兰香说。
人才涌来,只因“磁场”强劲。8月下旬,开发区党工委刚刚审议通过了《关于实施人才“微政策”3.0版的若干意见》,把人才激励力度再次放大,尤其加大了对人才安家、创业的扶持力度。按照这个升级版新政,开发区今年要支持的相关扶持资金预算将达到2000多万元,比上年增加800余万元。“鼓励以才引才、以院招才,我们还设立了‘伯乐奖’。”惠山经济开发区在上海有一块“飞地”,投资8000余万元建设了惠山经济开发区(上海)创新中心这一招商引才的平台,开发区企业的产学研合作、人才缺口,很多都可以在这里获得满意的结果。今年开发区生命科技产业园发展迅速,企业对专业人才的需求不小,通过这个招才“驿站”,20多名硕士博士来到生命园就业。
凤凰于飞,梧桐是依。最近,华科大无锡研究院团队有3名成员的孩子从武汉转入惠山学校,开发区根据人才“微政策”,安排专人快速办理,让高端人才,科研人员更好更快更安心地落户惠山。丁汉院士领衔的华科大无锡研究院,组建了14个研发团队,8年内建成了拥有300多名高层次人才的“大院强所”,成为无锡智能制造技术创新的领跑者。而开发区也鼎力支持研究院发展,仅人才安家补贴一项就支付近800万元。不折不扣执行相关人才招引政策,成为落户惠山经济开发区的外来人才口口相传的“头条”。
人才集聚地,梧桐必成林。开发区相关负责人说,从解决人才住房到建设“人才社区”还是不够,他们为人才“筑城”的新规划刚刚完成。在探索路一侧,整理并重新布局原有绿地建成的一个8000平方米大小的口袋公园最近亮相,吸引了在附近工作的开发区企业员工的目光。像这样的33个口袋公园,散布在惠山经济开发区4.9平方公里的规划区域内,形成绿色生态布局,装点着这个被称为“惠山创智城”的“深蓝国际人才社区”规划。据了解,该“筑城”规划以地铁堰桥站为核心,以地铁1号线为人才创业轴、政和大道为人才服务轴,形成“一核双轴”产才城融合的新格局,从教育、医疗、文化、生活服务等多方面提供人才工作和生活的配套生态环境。刚入职一家科技企业的博士王航航对这一“乐居乐业乐享”的新地方非常满意,“我们工作顺心,家里人也放心。”在暂无居所的6个月里,他和新来的同事可以免费入住人才公寓。
“坚持政策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双线提升,将推动惠山开发区核心的惠山新城尽快成为锡澄中部崛起的发展内核,也将吸引更多人才在这里共成长。”惠山开发区负责人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