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红色基因、锤炼高尚品格。这项“铸魂育人”工程,惠泽无锡百万青少年。重返校园的学生,难忘今年寒假的“缤纷冬日”。他们或听英雄故事,或分享读书心得,普遍接受了一次思想洗礼,“过得充实又快乐”。市关工委提供的最新数据:从事这项工程的各级关工委组织已发展到6457个,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组成的“五老”队伍人数达5.7万余名,实现城乡全覆盖。
讲故事、播视频乃至运用vr新技术,适合学生特点的这类青春印记,让红色基因“润物细无声”,成为广大青少年的“灵魂记忆”。许多“五老”宣讲员不顾年事已高,刻苦学电脑,学做ppt,把党的发展历程变成一幅幅画面,真切展现在青少年面前,牢牢吸引了他们的目光。惠山、滨湖、新吴、梁溪、锡山、经开区等基层关工委校外辅导站,还试点创办vr体验馆。学生们戴上可视头盔,就置身于虚拟现实中,变成红色历程的参与者。去年,全市563个“五老”报告团、3369名“五老”报告员,共作宣讲报告4237场次,听讲青少年113.2万余人次,参加征文演讲、寻访实践等活动的青少年125.8万余人次。
以党建带动关工委建设的机制,成为“铸魂”工程坚强保障,引入了丰富的“五老”人力资源。针对制约“五老”队伍建设发展的瓶颈难题,市委组织部等8个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动员支持更多“五老”参加关心下一代工作的意见》,巩固提升基层关工委组织、班子和“五老”队伍建设。在中国关工委成立30周年暨全国关心下一代工作表彰大会上,无锡市和江阴关工委再次被评为全国先进集体,分别实现“三连冠”和“两连冠”,另有6名“五老”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去年,中国关工委主任顾秀莲等领导先后到我市调研指导,对“铸魂工程”给予充分肯定。今年2月9日,新华社播发中办、国办《关于加强新时代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工作的意见》后,市关工委主任缪根宝先后两次主持召开主任会议,专题学习《意见》精神,研究贯彻落实举措,把无锡“铸魂”工程推向新阶段。